新闻动态
新闻资讯
- DYCZ-24DN 型迷你双垂直电泳仪能否用于不同类型样品的电泳实验?
- DYCZ-24DN 型电泳仪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:专业排查指南
- DYCZ-24DN 型电泳仪日常维护有哪些要点?
- 如何优化 DYCZ-24DN 型电泳仪的电泳条件以获得清晰条带?
- 如何快速且准确地组装 DYCZ-24DN 型迷你双垂直电泳仪?
- WD-9433A曝光参数优化与背景干扰消除技巧
联系我们
联系人:张先生
手机:13810064661
电话:400 960 6117
邮箱:ly@ly.com.cn
地址:北京市房山区阎富路69号院25号楼1至4层101,1至4层102
行业知识
DYCZ-24DN 型电泳仪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:专业排查指南
作者:六一生物
发布时间:2025-04-27 09:25:19
点击:
DYCZ-24DN 型电泳仪在实验中可能因操作不当或部件老化引发故障,导致实验中断或结果异常。本文系统梳理DYCZ-24DN 型电泳仪常见故障现象、成因及解决方案,涵盖漏液、条带异常、电源故障等场景,帮助实验人员快速定位问题并恢复实验流程。
一、电泳槽漏液问题
1. 故障现象
• 内槽或外槽缓冲液渗漏,液面快速下降。
• 灌胶时胶液从玻璃板缝隙溢出。
2. 可能原因与解决方案
• 原因①:玻璃板未夹紧
解决步骤:
1. 拆卸后重新对齐玻璃板(短磨砂板在内侧)。
2. 用塑料夹子从两侧夹紧,确保夹子箭头朝上且无缝隙。
3. 夹紧后滴水测试:向玻璃板间隙滴加去离子水,观察是否渗漏。
• 原因②:密封条老化或变形
解决步骤:
1. 更换电泳槽底部的硅胶密封条。
2. 应急处理:在旧密封条表面涂抹薄层凡士林暂时增强密封性。
• 原因③:缓冲液液面过高
解决步骤:
1. 内槽液面不得超过胶面,外槽液面需低于槽口1-2cm。
2. 使用吸液器抽出过量缓冲液。
二、电泳条带异常
1. 条带模糊或拖尾
• 成因:
• 样品未充分变性(残留蛋白聚集体)。
• 胶浓度与目标分子量不匹配。
• 电泳缓冲液重复使用导致离子强度不足。
• 解决方案:
1. 重新煮沸样品(95℃加热5分钟,加入5% β-巯基乙醇)。
2. 根据目标分子量调整胶浓度(例如100kDa蛋白用8%分离胶)。
3. 更换新鲜配制的电泳缓冲液(Tris-Glycine-SDS体系)。
2. 条带弯曲(“微笑效应”)
• 成因:
• 电泳过程中胶体发热不均。
• 电压过高或未使用冷却系统。
• 解决方案:
1. 降低电压(如从120V调整至80V)。
2. 加装循环水冷装置,维持电泳槽温度在15-20℃。
3. 确保缓冲液液面覆盖电极丝,避免局部过热。
3. 条带分叉或断裂
• 成因:
• 点样孔底部残留未聚合丙烯酰胺。
• 拔梳子时用力过猛导致胶面撕裂。
• 解决方案:
1. 灌胶后静置时间延长至30分钟,确保完全聚合。
2. 拔梳子前用去离子水润湿胶面,沿垂直方向缓慢施力。
三、电源与电极故障
1. 仪器无法启动或电压不稳定
• 成因:
• 电极氧化导致接触不良。
• 电源线或插座损坏。
• 解决方案:
1. 用600目砂纸轻磨铂金电极丝,去除氧化层。
2. 检查电源线接头是否松动,替换损坏的保险丝。
3. 使用万用表检测输出电压,若异常需返厂维修。
2. 电流值异常(过高或为零)
• 成因:
• 缓冲液离子浓度过高(电流过高)。
• 电极未正确连接或断路(电流为零)。
• 解决方案:
1. 稀释缓冲液至标准浓度(如Tris-Glycine缓冲液pH8.3)。
2. 重新插拔电极线,确保红/黑接头对应正/负极。
四、胶体制备问题
1. 胶体无法凝固
• 成因:
• TEMED(促凝剂)或APS(过硫酸铵)失效。
• 丙烯酰胺溶液储存不当(水解失效)。
• 解决方案:
1. 现用现配APS溶液(10%浓度,4℃保存不超过1周)。
2. 检查TEMED是否透明(若变黄需更换)。
3. 丙烯酰胺母液避光保存(2-8℃),有效期不超过3个月。
2. 胶面出现气泡或裂纹
• 成因:
• 灌胶速度过快混入空气。
• 胶体凝固过程中受到震动。
• 解决方案:
1. 灌胶时沿玻璃板一侧缓慢倾倒,倾斜角度≤30°。
2. 发现气泡用细针头挑出,或轻敲玻璃板引导气泡上浮。
3. 制胶期间避免移动电泳槽。
五、其他常见问题
1. 样品溢出孔道
• 解决步骤:
1. 上样体积控制在点样孔容量的70%以内(如10μl孔最多加7μl)。
2. 使用平头微量移液器吸头,避免戳破胶面。
2. Marker条带模糊
• 成因:
• Marker蛋白降解或反复冻融。
• 电泳时间过长导致小分子蛋白迁移出胶。
• 解决方案:
1. 分装Marker至小管,-20℃保存避免反复冻融。
2. 根据Marker说明书控制电泳时间(溴酚蓝迁移至胶底部前停止)。
六、故障预防与设备维护建议
1. 定期维护:
• 每月清洁电极丝和检查密封条弹性。
• 每季度校准电源输出电压(误差范围±5%)。
2. 操作规范:
• 电泳前确保玻璃板、梳子干燥无残留。
• 使用后立即冲洗电泳槽,避免缓冲液结晶腐蚀部件。
3. 配件储备:
• 常备易损件:密封条、塑料夹子、铂金电极丝(长度15cm)。
结语:DYCZ-24DN 型电泳仪的大部分故障可通过规范操作和及时维护避免。实验人员需掌握基础故障排查技能,并建立预防性维护档案。对于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(如电源模块损坏),建议联系厂家技术支持,避免自行拆解导致设备报废。
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。
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,50多年的历史,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、行业标准的起草、修订工作,2009年负责《基础电泳装置》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。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。
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、紫外分析仪、凝胶成像分析系统、酶标仪、化学发光成像系统、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。
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,欢迎您的来电:400 960 6117
我们的目标是: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
一、电泳槽漏液问题
1. 故障现象
• 内槽或外槽缓冲液渗漏,液面快速下降。
• 灌胶时胶液从玻璃板缝隙溢出。
2. 可能原因与解决方案
• 原因①:玻璃板未夹紧
解决步骤:
1. 拆卸后重新对齐玻璃板(短磨砂板在内侧)。
2. 用塑料夹子从两侧夹紧,确保夹子箭头朝上且无缝隙。
3. 夹紧后滴水测试:向玻璃板间隙滴加去离子水,观察是否渗漏。
• 原因②:密封条老化或变形
解决步骤:
1. 更换电泳槽底部的硅胶密封条。
2. 应急处理:在旧密封条表面涂抹薄层凡士林暂时增强密封性。
• 原因③:缓冲液液面过高
解决步骤:
1. 内槽液面不得超过胶面,外槽液面需低于槽口1-2cm。
2. 使用吸液器抽出过量缓冲液。
二、电泳条带异常
1. 条带模糊或拖尾
• 成因:
• 样品未充分变性(残留蛋白聚集体)。
• 胶浓度与目标分子量不匹配。
• 电泳缓冲液重复使用导致离子强度不足。
• 解决方案:
1. 重新煮沸样品(95℃加热5分钟,加入5% β-巯基乙醇)。
2. 根据目标分子量调整胶浓度(例如100kDa蛋白用8%分离胶)。
3. 更换新鲜配制的电泳缓冲液(Tris-Glycine-SDS体系)。
2. 条带弯曲(“微笑效应”)
• 成因:
• 电泳过程中胶体发热不均。
• 电压过高或未使用冷却系统。
• 解决方案:
1. 降低电压(如从120V调整至80V)。
2. 加装循环水冷装置,维持电泳槽温度在15-20℃。
3. 确保缓冲液液面覆盖电极丝,避免局部过热。
3. 条带分叉或断裂
• 成因:
• 点样孔底部残留未聚合丙烯酰胺。
• 拔梳子时用力过猛导致胶面撕裂。
• 解决方案:
1. 灌胶后静置时间延长至30分钟,确保完全聚合。
2. 拔梳子前用去离子水润湿胶面,沿垂直方向缓慢施力。
三、电源与电极故障
1. 仪器无法启动或电压不稳定
• 成因:
• 电极氧化导致接触不良。
• 电源线或插座损坏。
• 解决方案:
1. 用600目砂纸轻磨铂金电极丝,去除氧化层。
2. 检查电源线接头是否松动,替换损坏的保险丝。
3. 使用万用表检测输出电压,若异常需返厂维修。
2. 电流值异常(过高或为零)
• 成因:
• 缓冲液离子浓度过高(电流过高)。
• 电极未正确连接或断路(电流为零)。
• 解决方案:
1. 稀释缓冲液至标准浓度(如Tris-Glycine缓冲液pH8.3)。
2. 重新插拔电极线,确保红/黑接头对应正/负极。
四、胶体制备问题
1. 胶体无法凝固
• 成因:
• TEMED(促凝剂)或APS(过硫酸铵)失效。
• 丙烯酰胺溶液储存不当(水解失效)。
• 解决方案:
1. 现用现配APS溶液(10%浓度,4℃保存不超过1周)。
2. 检查TEMED是否透明(若变黄需更换)。
3. 丙烯酰胺母液避光保存(2-8℃),有效期不超过3个月。
2. 胶面出现气泡或裂纹
• 成因:
• 灌胶速度过快混入空气。
• 胶体凝固过程中受到震动。
• 解决方案:
1. 灌胶时沿玻璃板一侧缓慢倾倒,倾斜角度≤30°。
2. 发现气泡用细针头挑出,或轻敲玻璃板引导气泡上浮。
3. 制胶期间避免移动电泳槽。
五、其他常见问题
1. 样品溢出孔道
• 解决步骤:
1. 上样体积控制在点样孔容量的70%以内(如10μl孔最多加7μl)。
2. 使用平头微量移液器吸头,避免戳破胶面。
2. Marker条带模糊
• 成因:
• Marker蛋白降解或反复冻融。
• 电泳时间过长导致小分子蛋白迁移出胶。
• 解决方案:
1. 分装Marker至小管,-20℃保存避免反复冻融。
2. 根据Marker说明书控制电泳时间(溴酚蓝迁移至胶底部前停止)。
六、故障预防与设备维护建议
1. 定期维护:
• 每月清洁电极丝和检查密封条弹性。
• 每季度校准电源输出电压(误差范围±5%)。
2. 操作规范:
• 电泳前确保玻璃板、梳子干燥无残留。
• 使用后立即冲洗电泳槽,避免缓冲液结晶腐蚀部件。
3. 配件储备:
• 常备易损件:密封条、塑料夹子、铂金电极丝(长度15cm)。
结语:DYCZ-24DN 型电泳仪的大部分故障可通过规范操作和及时维护避免。实验人员需掌握基础故障排查技能,并建立预防性维护档案。对于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(如电源模块损坏),建议联系厂家技术支持,避免自行拆解导致设备报废。
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。
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,50多年的历史,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、行业标准的起草、修订工作,2009年负责《基础电泳装置》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。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。
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、紫外分析仪、凝胶成像分析系统、酶标仪、化学发光成像系统、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。
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,欢迎您的来电:400 960 6117
我们的目标是: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
标签:
新闻资讯
-
2025-04-27
DYCZ-24DN 型迷你双垂直电泳仪能否用于不同类型样品的电泳实验?
-
2025-04-27
DYCZ-24DN 型电泳仪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:专业排查指南
-
2025-04-27
DYCZ-24DN 型电泳仪日常维护有哪些要点?
-
2025-04-27
如何优化 DYCZ-24DN 型电泳仪的电泳条件以获得清晰条带?
-
2025-04-27
如何快速且准确地组装 DYCZ-24DN 型迷你双垂直电泳仪?
-
2025-04-25
WD-9433A曝光参数优化与背景干扰消除技巧
-
2025-04-25
WD-9433A自动对焦失灵?载物台校准+光路调节实操图解
-
2025-04-25
WD-9433A报错“E102”代码含义解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