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六一生物专注于生产电泳仪,电泳槽电源 ,凝胶成像系统,基因扩增仪等实验室用检验分析产品,是电泳槽装置行业的领军企业

创于1970年专业电泳实验系统制造商

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政府采购重点供应商,多次中标世界银行

六一生物咨询热线

400 960 6117
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行业知识 > DYCP - 31CN型电泳仪操作流程优化与常见错误规避指南

行业知识

DYCP - 31CN型电泳仪操作流程优化与常见错误规避指南

作者:六一生物 发布时间:2025-03-20 09:49:50 点击:
   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,DYCP - 31CN型电泳仪是分离和分析核酸、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关键设备。优化操作流程不仅能提升实验效率,还能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。同时,了解并规避常见错误,能有效减少实验失败的风险。下面,为大家详细介绍DYCP - 31CN型电泳仪的操作流程优化与常见错误规避指南

一、实验前准备优化

在使用DYCP - 31CN型电泳仪前,务必进行全面的仪器检查。首先,查看仪器外观是否有损坏,如外壳是否有裂缝、显示屏是否正常显示等。接着,检查电泳槽,确保其内部清洁无杂质,电极表面无腐蚀、氧化现象。对于电极,可使用砂纸轻轻打磨去除氧化物,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,保证电极良好的导电性。同时,检查电源连接是否稳固,电源线有无破损、断裂,避免因电源问题影响实验。

二、试剂与材料准备

1. 缓冲液配制:根据实验类型,准确配制缓冲液至关重要。以核酸电泳常用的TAE缓冲液为例,要严格按照配方,准确称取Tris、乙酸和EDTA等试剂,充分溶解并定容。配制过程中,使用磁力搅拌器加速溶解,确保缓冲液浓度均匀。注意缓冲液的pH值调节,可使用pH计精确测量并调整至合适范围,一般TAE缓冲液的pH值在8.0左右。
2. 凝胶制备:凝胶的质量直接影响电泳效果。在制备琼脂糖凝胶时,根据目标生物大分子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琼脂糖浓度。如分离较小的核酸片段,可选用1.5% - 2.0%的琼脂糖凝胶;对于较大片段,则选择0.8% - 1.0%的浓度。称取适量琼脂糖粉末,加入缓冲液后,在微波炉中加热至完全溶解,期间要不断搅拌,防止琼脂糖局部过热烧焦。溶解后的琼脂糖溶液需冷却至约60℃,再倒入凝胶模具中,同时迅速插入梳子,避免产生气泡,等待凝胶完全凝固。

三、样品处理

1. 样品浓度调整:使用分光光度计等仪器精确测定样品浓度。对于核酸样品,一般DNA浓度控制在50 - 200ng/μL,RNA浓度在100 - 500ng/μL较为合适。若样品浓度过高,可使用缓冲液进行稀释;浓度过低,则可通过浓缩方法,如真空浓缩或乙醇沉淀来提高浓度。
2. 样品预处理:对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,如在蛋白质样品中加入适量的蛋白酶抑制剂,防止蛋白质降解;核酸样品中添加RNase抑制剂,避免RNA被降解。同时,对样品进行离心处理,去除杂质和不溶性颗粒,确保样品的纯净度。

四、仪器操作流程优化

1. 凝胶板安装:将凝固好的凝胶板小心放入电泳槽中,确保凝胶板与电泳槽底部紧密贴合,无间隙。安装过程中,避免凝胶板与电泳槽边缘碰撞,防止凝胶板破裂。若使用的是可拆卸的凝胶板模具,在放入电泳槽前,要检查模具与凝胶板的密封性,可在边缘涂抹少量凡士林增强密封效果。
2. 电极安装:正确安装电极,确保电极与电泳槽的连接牢固。阳极(红色)和阴极(黑色)的位置要安装正确,避免接反。安装后,可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极之间的电阻,检查电路是否通畅。

五、添加缓冲液与上样

1. 缓冲液添加:缓慢向电泳槽中加入配制好的缓冲液,缓冲液液位要高于凝胶板表面0.5 - 1cm,确保凝胶板完全浸没在缓冲液中。添加过程中,避免缓冲液冲击凝胶板,防止凝胶板移位或样品孔损坏。
2. 上样操作:使用移液器吸取适量样品,将移液器枪头垂直缓慢插入样品孔底部,轻轻推动活塞,将样品缓慢注入样品孔中。注意不要将样品溢出到相邻样品孔,每个样品孔的上样量要根据实验要求和样品浓度进行调整,一般在1 - 10μL之间。上样后,将移液器枪头缓慢抽出,避免带出样品。

六、设置电泳参数与启动

1. 参数设置:根据生物大分子的特性和实验目的,合理设置电泳参数。对于核酸电泳,若分离小片段核酸,电压可设置在100 - 120V,电泳时间30 - 60分钟;对于大片段核酸,电压可降低至50 - 80V,时间延长至1 - 2小时。在蛋白质电泳中,根据蛋白质分子量和凝胶浓度,设置合适的电压和时间。同时,要注意电流的变化,避免电流过大导致发热过度,影响实验结果。
2. 启动电泳仪:设置好参数后,关闭电泳槽盖子,确保盖子密封良好。按下电泳仪的启动按钮,开始电泳。在电泳过程中,可通过观察窗观察指示剂(如核酸电泳中的溴酚蓝)的迁移情况,判断电泳进度。

七、实验后处理优化

实验结束后,及时清洁电泳仪。先将电泳槽中的缓冲液倒掉,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泳槽多次,去除残留的缓冲液和样品杂质。对于凝胶板卡槽等部位,可使用软毛刷轻轻刷洗,确保无残留凝胶。清洁后,用干净的软布擦干电泳仪,保持仪器干燥。

八、数据记录与分析

1. 数据记录:及时记录电泳结果,包括条带的位置、清晰度、强度等信息。可使用凝胶成像系统拍摄电泳图像,保存原始数据。同时,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,如电泳时间、电压、电流、缓冲液配方等,便于后续分析和重复实验。
2. 结果分析:根据实验目的和预期结果,对电泳条带进行分析。如在核酸电泳中,通过与已知分子量的DNA Marker对比,确定样品核酸的大小;在蛋白质电泳中,根据条带的强度和位置,分析蛋白质的纯度和分子量。若结果出现异常,要结合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和参数,查找原因,必要时重新进行实验。

九、常见错误规避

1. 避免样品污染:在样品处理和上样过程中,要使用无菌、无核酸酶和蛋白酶的耗材,避免样品受到污染。操作时,要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,如超净工作台。同时,避免交叉污染,使用一次性移液器枪头,不同样品之间不要混用。
2. 防止样品降解:注意样品的储存条件,核酸样品一般储存在-20℃或-80℃,蛋白质样品根据其稳定性选择合适的储存温度,避免反复冻融。在实验过程中,尽量缩短样品在室温下的放置时间,及时进行电泳分析。

十、仪器操作错误

1. 防止电极接反:在安装电极时,要仔细确认阳极和阴极的位置,避免接反。电极接反会导致生物大分子向相反方向迁移,无法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。安装后,可再次检查电极连接是否正确。
2. 避免缓冲液泄漏:在添加缓冲液和安装凝胶板时,要确保电泳槽的密封性良好。若发现缓冲液泄漏,要及时检查原因,如凝胶板与电泳槽的贴合是否紧密、电泳槽盖子是否密封等。修复泄漏问题后,再重新进行实验。

十一、实验参数错误

1. 合理设置电压与时间:根据生物大分子的特性和凝胶浓度,准确设置电压和时间。电压过高或时间过长,会导致条带扩散、模糊;电压过低或时间过短,生物大分子无法充分分离。在进行新的实验前,可参考相关文献或进行预实验,确定最佳的电泳参数。
2. 注意电流变化:在电泳过程中,要密切关注电流的变化。电流过大可能是由于电极短路、缓冲液电导率异常或样品过载等原因引起的,此时要及时停止电泳,排查原因并解决问题,避免损坏仪器或影响实验结果。

通过优化DYCP - 31CN型电泳仪的操作流程,并有效规避常见错误,能够显著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和数据的准确性。希望广大科研工作者在使用该仪器时,严格按照优化后的操作流程进行实验,不断提升实验技能,为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。如果您在实验过程中有任何经验或疑问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。 


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。

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,50多年的历史,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、行业标准的起草、修订工作,2009年负责《基础电泳装置》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。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。

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、紫外分析仪、凝胶成像分析系统、酶标仪、化学发光成像系统、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。

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,欢迎您的来电:400 960 6117  

我们的目标是: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

标签:

新闻资讯

相关产品

在线客服
六一生物 联系方式

热线电话

13810064661

上班时间

周一到周五

公司电话

400 960 6117

二维码
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移动站点
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