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六一生物专注于生产电泳仪,电泳槽电源 ,凝胶成像系统,基因扩增仪等实验室用检验分析产品,是电泳槽装置行业的领军企业

创于1970年专业电泳实验系统制造商

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政府采购重点供应商,多次中标世界银行

六一生物咨询热线

400 960 6117
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行业知识 > DYCZ - 26B双向电泳时胶条易断裂怎么办

行业知识

DYCZ - 26B双向电泳时胶条易断裂怎么办

作者:六一生物 发布时间:2025-01-22 09:28:47 点击:
    在利用DYCZ - 26B双向电泳仪探索生物分子奥秘的过程中,胶条断裂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。它不仅中断实验进程,更可能导致珍贵样本的损失,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完整性。为了帮助科研人员摆脱这一困扰,本文将深入分析DYCZ - 26B双向电泳仪胶条易断裂的原因,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。

一、胶条制备过程中的缺陷

1. 原因:在胶条制备时,若聚合反应不完全,胶条内部结构脆弱,在后续操作中极易断裂。比如,引发剂用量不足,无法有效引发单体聚合,使得胶条部分区域处于未聚合或半聚合状态。此外,温度波动也会干扰聚合反应的稳定性,当温度过低时,聚合速度缓慢甚至停滞,造成胶条结构不均匀。以制备聚丙烯酰胺胶条为例,温度不稳定可能导致丙烯酰胺单体聚合程度不一,形成薄弱点。

2. 解决办法:精确控制引发剂的用量,按照标准配方进行配制,确保引发剂能够充分引发聚合反应。同时,将胶条制备过程置于恒温环境中,一般保持在20 - 25℃为宜。可以使用恒温水浴或恒温箱,为聚合反应提供稳定的温度条件。在聚合过程中,避免震动,防止破坏正在形成的胶条结构。

3. 胶条干燥过度

    - 原因:第一向电泳结束后,若胶条干燥时间过长或干燥条件过于剧烈,会使胶条失去水分,变得脆弱易碎。比如,将胶条放置在通风良好但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干燥,水分快速流失,导致胶条收缩变形,内部结构遭到破坏。
    - 解决办法:严格控制胶条的干燥时间和条件。在第一向电泳结束后,将胶条从电泳槽中取出,用滤纸轻轻吸干表面多余的缓冲液,然后将其放置在湿度适宜的环境中短暂干燥。可将胶条放在密封的容器内,容器底部放置少量湿润的滤纸,以维持适当的湿度。一般干燥时间控制在5 - 10分钟即可,避免过度干燥。

二、胶条处理不当

1. 机械损伤

    - 原因:在胶条的转移、平衡等操作过程中,若操作手法粗暴,容易造成胶条的机械损伤。例如,使用镊子夹取胶条时用力过猛,或者在将胶条放置到平衡缓冲液中时,与容器壁发生碰撞,都可能使胶条出现裂痕,在后续操作中逐渐断裂。
    - 解决办法:在处理胶条时,务必使用柔软、光滑的工具,如专用的胶条转移工具或塑料镊子,避免使用金属镊子等可能划伤胶条的器具。操作时动作要轻柔,将胶条平稳地转移到所需位置,避免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。在将胶条放入平衡缓冲液或其他溶液中时,可将胶条沿着容器壁缓慢滑入,确保其不受外力冲击。

2. 缓冲液浸润不均

    - 原因:在平衡或其他需要缓冲液浸润胶条的步骤中,如果缓冲液未能均匀地渗透到胶条内部,会导致胶条局部膨胀或收缩不一致,产生应力,从而引发断裂。比如,平衡缓冲液中存在气泡,阻碍了缓冲液与胶条的充分接触,使得胶条部分区域无法得到充分的平衡处理。
    - 解决办法:在使用缓冲液前,轻轻摇晃或搅拌缓冲液,确保其中无气泡。将胶条放入缓冲液后,轻轻晃动容器,使缓冲液能够均匀地围绕胶条,促进缓冲液的渗透。同时,确保胶条完全浸没在缓冲液中,避免部分区域暴露在空气中。若发现缓冲液浸润速度过慢,可以适当延长浸润时间,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浸润导致胶条溶解。

三、电泳参数设置不合理

1. 电压或电流过高

    - 原因:过高的电压或电流会使胶条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热量,导致胶条局部温度过高,结构遭到破坏,从而变得脆弱易断裂。例如,在第二向电泳时,如果将电压设置得远超正常范围,电流急剧增大,胶条会迅速发热,内部结构可能因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痕。
    - 解决办法:通过预实验确定合适的电压和电流参数。根据样本的性质、胶条的类型以及电泳仪的性能,逐步调整电压和电流,观察胶条在电泳过程中的状态。在正式实验中,严格按照预实验确定的参数进行设置,避免电压或电流过高。同时,使用带有冷却装置的电泳槽,及时散发电泳过程中产生的热量,保持胶条温度稳定。

2. 电泳时间过长

    - 原因:长时间的电泳会使胶条持续受到电场力的作用,同时不断产生的热量也会对胶条结构造成损害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胶条内部的化学键可能逐渐断裂,导致胶条整体强度下降,最终发生断裂。例如,对于一些复杂样本的电泳,若不合理地延长电泳时间,胶条可能在长时间的应力作用下不堪重负。
    - 解决办法:根据样本的特点和实验经验,合理预估电泳时间。在电泳过程中,密切观察指示剂的迁移情况以及胶条的状态。当指示剂迁移到合适位置,且样本分离效果达到预期时,及时停止电泳。同时,记录每次电泳的时间和结果,通过对比分析,总结出针对不同样本的最佳电泳时间,避免电泳时间过长对胶条造成损害。

四、电泳槽与配件问题

1. 电泳槽内有异物

    - 原因:电泳槽内若残留有上次实验的凝胶碎片、杂质等异物,在胶条放入电泳槽进行电泳时,这些异物可能会与胶条接触,对胶条造成刮擦或挤压,导致胶条断裂。例如,电泳槽清洗不彻底,残留的小凝胶颗粒在电泳过程中随着缓冲液的流动与胶条碰撞,可能会在胶条上形成微小裂痕。
    - 解决办法:在每次使用电泳槽前,彻底清洗电泳槽。先用蒸馏水冲洗电泳槽,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残留凝胶,然后用软毛刷轻轻刷洗,确保电泳槽内部无异物残留。对于难以清洗的部位,可以使用棉签蘸取适量的清洁剂进行清理,但要注意彻底冲洗干净,避免清洁剂残留对实验产生影响。

2. 电极与胶条接触不良

    - 原因:电极与胶条接触不良会导致电流分布不均匀,胶条局部区域承受过大的电场力,从而产生应力集中,使得胶条容易在这些部位断裂。比如,电极表面有污垢或氧化层,影响了与胶条的良好接触,或者电极与胶条的接触位置不正确,导致局部电流过大。
    - 解决办法:定期检查电极表面,若有污垢或氧化层,使用砂纸轻轻打磨,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,确保电极表面清洁,导电性良好。在安装胶条时,仔细调整电极与胶条的接触位置,确保两者紧密且均匀接触。可以在电极与胶条接触部位涂抹少量的导电液,增强导电性,同时确保电流均匀分布在胶条上,减少应力集中的风险。

DYCZ - 26B双向电泳仪出现胶条易断裂的问题时,通过对胶条制备与处理、电泳操作以及电泳槽与配件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与改进,能够有效减少胶条断裂的发生,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,为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支持。在科研实验中,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实验的成败,只有注重细节,精心操作,才能取得理想的实验结果。 


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。

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,50多年的历史,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、行业标准的起草、修订工作,2009年负责《基础电泳装置》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。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。

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、紫外分析仪、凝胶成像分析系统、酶标仪、化学发光成像系统、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。

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,欢迎您的来电:400 960 6117  

我们的目标是: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

标签:

新闻资讯

相关产品

在线客服
六一生物 联系方式

热线电话

13810064661

上班时间

周一到周五

公司电话

400 960 6117

二维码
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移动站点
线